| 四川大学图书馆
跳转到主要内容四川大学图书馆在为广大师生提供资源保障的同时,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的主旨。积极主动嵌入学院教学便是这一探索的生动表现。2022年10月27日,四川大学图书馆与文学与新闻学院联合授课,在图书馆古籍特藏中心开展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课程《文学文献学》的古籍实践课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王兆鹏教授带领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新生参与了本次课程,古籍特藏中心老师负责讲解。课程内容包括参观馆藏古籍展览、古籍阅览室、古籍特藏文献修复室、港台书刊阅览室、典籍陈列馆并开展现场教学等。
李咏梅讲解主题展览
古籍特藏中心李咏梅对四川大学图书馆古籍主题展览和馆藏特色资源进行了详细讲解,随后带领同学们到古籍阅览室、古籍特藏文献修复室和港台书刊阅览室进行了现场学习,在向同学们具体介绍丰富的馆藏图书的同时,展示了如何高效检索并利用馆藏资源开展相关科研工作,使同学们对馆藏特色资源及其研究价值、查找途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许卫红展示拓片步骤
在古籍特藏修复室,许卫红详细讲解了古籍修复与保护的主要内容,包括古籍保存的温度与条件、古籍修复的步骤以及古代典籍装帧形式的发展与演变等。她还向同学们展示了她正在修复的《施注苏诗》,此书正好与同学们所学书本内容紧密相关,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看到一页页虫蛀粘连到无法辨识的书页在修复师的妙手之下变得崭新如初,同学们都发出了声声惊叹,对图书馆修复师的精湛修复技艺表达了由衷的赞叹。许卫红还为同学们讲述了拓片制作所需的工具和捶拓技巧。
周子璇讲解典籍馆文化墙
王飞朋讲解典籍馆展览
周子璇为同学们讲述了四川大学典籍馆外墙上与典籍有关的四川历史文化名人以及川大校史人物。王飞朋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四川大学典籍馆,详细讲述了其中的展品特色与历史价值。漫步在典籍陈列馆的馆藏臻品之中,同学们学习到了四川历史文化、图书馆馆藏演变、蜀学百年沉浮与当代传承,充分领略了古籍之魅力以及川大深厚的文化底蕴。
王兆鹏教授进行现场教学
在古籍实践课过程中,王兆鹏教授就阅览室古籍的版本、目录等内容对同学们进行了现场教学,讲述了如何深入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专业研究,并不时与图书馆老师一起探讨了古籍文献的不同版本与特点。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提升了同学们的专业能力与学术素养。
师生合影留念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中国古籍浩如烟海,包罗万象。通过本次古籍实践课程,向同学们介绍了馆藏古籍历史,推广了馆藏古籍资源,宣传了古籍保护知识,使藏在“深闺”中的古籍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充分发挥了图书馆资源对教育教学的服务作用,是图书馆促进学校“双一流”建设,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图/古籍特藏中心 周子璇 李咏梅
文/古籍特藏中心 周子璇 王飞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