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图书馆
跳转到主要内容2023年10月16日,海外高校图书馆界代表团来访交流暨第三届出版界与境外图书馆座谈会在四川大学图书馆成功举行。此次交流活动由中国外文局指导,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主办,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出版工作者协会、四川大学图书馆和四川大学出版社承办。来自海外高校图书馆馆长和专家代表,四川省高校图书馆馆长代表,档案文献专家代表、方志专家代表,四川省方志办、成都市方志办专家,四川大学副校长姚乐野及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图书馆、出版社领导,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代表共计7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
座谈会开始前,与会代表参观了四川大学图书馆典籍陈列馆和古籍特藏书库,实地了解我校古籍保护与利用情况。
座谈会由四川大学图书馆馆长兰利琼主持。四川大学副校长姚乐野教授致欢迎辞。他向与会来宾和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四川大学基本情况和四川大学图书馆古籍保护与传承情况。姚乐野指出,科技革命、尤其是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为知识的生产、文献的保存和传播带来巨大变化,为古籍的保护、修复带来新技术和新希望。海内外出版界、发行界、图书馆界、档案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协同创新,共谋发展,适逢其时。四川大学愿意与大家携手并进,加强在智慧图书馆建设、数字人文、古籍保护开发利用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在专题交流环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教授李国庆以北美高校图书馆为中心就“海外中文古籍:分布、整理、传播”进行介绍;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魏彦玉分享了技术赋能背景下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的探索与实践;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公共服务部主任杨丽瑄介绍了“哈佛图书馆中国相关数字馆藏”;四川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中心副主任丁伟介绍了四川大学图书馆古籍收藏保护情况。
在讨论交流环节,围绕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场景构建中的应用、古籍特藏资源建设和服务策略、数字人文研究与实践、古籍保护修复工作的发展和规划、大学图书馆中文文献的保存与传播、海外高校图书馆与西部高校图书馆的深入合作六大议题,专家和与会人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最后,兰利琼总结发言,她用两个词总结了此次会议:中西交融、共鉴互襄。她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术会议,与会专家代表对智慧图书馆建设、数字人文、古籍保护开发利用等展开深入研讨,将进一步加深各方相互了解,共享经验。她希望,通过此次交流活动,进一步密切海内外大学图书馆的联系,共促今后各方开展更加紧密的交流互访和深入合作。
供稿:党政办办公室 樊伟
图片:研究发展中心 许笑月 卢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