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图书馆
跳转到主要内容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地方志文化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4年4月19日,四川方志大讲堂“方志文化进高校”系列宣讲活动在四川大学江安图书馆成功举行。活动由四川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秦远清主持,四川省地方志办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邓瑜一行和四川大学图书馆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副馆长杜小军出席活动,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二级教授、院长潘殊闲教授担任主讲嘉宾。
秦远清代表学校图书馆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财富,是治国理政的必备法宝。四川省方志馆四川大学分馆作为国内第一家省级方志馆高校分馆,坚决落实校地共建宗旨,与省、市地方志办紧密合作,共同致力于方志文化保护、研究和推广,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展示和宣传方志资源、方志文化,充分发挥方志文献“地情教科书”优势。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师生更加近距离感受方志文化的独特魅力,厚植家国情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川省地方志办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邓瑜发表致辞。她指出,地方志承载着丰富的地方记忆和民族智慧,被誉为“一方之全史”“一地之百科全书”,是地方文化的集大成者,具有“存史、育人、资政”的重要功能。开展方志文化宣讲活动,是省地方志办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主动担当作为的又一创新举措。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充分领略古蜀文明的神秘和灿烂,进一步知家乡,爱家乡,建设家乡,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本次活动主讲嘉宾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四川省地方志专家库专家、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潘殊闲教授担任。潘殊闲以《〈华阳国志〉与古蜀文明》为题,从编纂体例、主要内容、古蜀文明三个维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志书编纂形式,深入浅出道明志书历史价值、现实意义,让同学们走进古蜀国、认识古蜀文明、引起情感共鸣,获得现场学生高度赞扬。
“方志文化进高校”宣讲活动为川大师生提供了深入了解和学习方志文化的平台,也为推动地方志文化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后四川大学图书馆还将通过专家讲座、主题展览、研讨等多种形式,讲好地方文化故事,传承优秀历史文脉,全面展示方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激发广大青年学子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让这份历史的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注入新的活力。
文:江安图书馆办公室杨雲舒
图:江安图书馆文献服务中心淳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