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5日,图书馆华礼娴老师负责建设的“来华留学生典籍文化与古籍技艺工作坊”第一期活动“古籍拓印讲座与实践”圆满举行。
此次活动以嵌入海外教育学院语言实践课程的形式开展,吸引了3个班级、来自16个国家的24名留学生参与,同时还邀请了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华西药学院、外国语学院与商学院的4名中国学生(含港澳台同学)共同体验。中外学子在墨香与拓痕中,开启了一场典籍文化与传统技艺的学习与实践之旅。
活动由“古籍拓印讲座”与“实践体验”两部分构成。古籍修复中心孙诗老师以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出土的“尊经书院举贡题名碑”为引,系统讲解了拓印的基础概念、历史背景、工具材料、文化艺术价值、跨文化对比,以及技术操作要点。实践环节中,张丽老师现场示范拓印全流程,从清洁碑面、喷水敷纸、刷纸入凹,到拍墨上色、揭纸晾干,每一步都展现出传统技艺的精妙,引得在场师生专注观摩。
在古籍特藏中心张黎俐、魏涛、宋桂梅、丁伟、何艳艳等多位专业老师协助下,留学生们亲手拓印了手刻《四川省城尊经书院记》选段、苏东坡像、东坡词《定风波》、古钱币及十二生肖等拓片。
活动期间,中外学子互动频繁、交流热烈。面对留学生提出的“拓印是否仅用于复制古物”“与西方印刷术的差异”“现代技术为何无法替代”等疑问,指导老师一一予以解答。活动结束后,参与者反馈积极:“超爱古籍拓印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十足,为爸妈拓印生肖作礼物,意义非凡”;“体验拓印技艺,与各国同学交流,实践中老师讲解细致,借生肖纹样传播生肖知识,动手操作叹服古人技法”;“首次体验传统拓印文化收获颇丰,在墨香中静心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且具学习意义”,折射出此次活动的深层价值。
此次留学生工作坊活动,不仅让中外学子掌握了古籍拓印知识与技艺,也通过拓印内容,将川大文化、巴蜀文化与中华文化融入实践,在跨文化对话中搭建起中华文明传播的桥梁。工作坊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系列活动,让更多中外学生关注典籍文化与古籍保护技艺。
撰文:外语学院 何苓淋
审核:古籍特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