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书·第一百零七期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作者:(英)马修.沃克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
索书号:R338.63-49/3240
馆藏地:江安图书馆
书籍简介
​本书总结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睡眠研究成果,以及前沿的科学突破,告诉我们睡眠的运行机制、睡眠不足的坏处、睡眠与做梦的有益功能,以及睡眠对专业人士个人能力提升的惊人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情商智商、记忆力、运动力等等都与夜间那场睡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者简介
马修·沃克(Matthew Walker),英国科学家,神经生理学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卡夫利奖助研究员,曾在哈佛大学医学院担任精神病学教授,现在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神经科学与心理学教授,并创立了“人类睡眠科学中心”。他致力于向大众揭示睡眠的惊人力量,经常接受各大媒体访谈,包括国家地理频道、美国公共电视网、BBC等,目前身兼Google生命科学部门睡眠科学家。

研究表明,熬夜对身心健康百害而无一利,长期熬夜人会变傻,而防止我们变傻的最佳方式就是睡觉,因为大脑正是在睡眠过程中清理有害物质的。而你,正在看这部书荐的你,是不是一边喝着枸杞(喝了个寂寞)养着熬夜的身,一边熬着没完没了的夜。然而,我们要晓得,我们熬的不是夜,熬的是孤独,熬的是骨油,是健康,是生命。凡事都是有代价的,越熬越夜的欢换来的是越老越重的病。这本书从专业的角度告诉我们,人为什么要睡觉,不睡觉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睡眠不好应该怎么办?全书为我们揭示了睡眠与人体健康的机理,阐释了睡眠比吃饭、运动更为重要的原因,并且为我们整理了12条健康睡眠小贴士,不乖乖睡觉的你,可以学起来了。好好记住作者说所的话:“包治百病的良方,不是爱马仕,而是睡眠。不要“报复性熬夜”,好好睡觉,才是最顶级的自律。”

                                                                                                                                                      ——生命科学学院 张雅

“要使大脑和身体健康恢复到最佳状态,我们唯一能做的也是最有效的事,就是睡觉,它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佳对抗死亡方法。”名闻世界的睡眠专家马修·沃克带我们踏上了一段有趣旅程,让我们可以对最新的睡眠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更加了解自己人生中这三分之一的时间是怎么度过的。这本书既可以满足大家对于睡眠过程中身体变化的好奇心,也提出了关于睡眠质量下降对认知、健康、安全、工作方面产生的影响;文中的论述和见解可能会改变你的生活方式,对你的生活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这个全民焦虑的时代,如果大家正苦苦挣扎于失眠的漩涡,这本书是你不能错过的经典,一定会为你指明一条全新的道路。

                                                                                                                                                      ——华西临床医学院 李健

马修.沃克的《我们为什么要睡觉》曾被比尔.盖茨盛赞推荐,称此书让他告别熬夜,开始好好睡觉。在人类的高级进化过程中,睡眠并没有消失,并且我们一生中有1/3的时间会花费在睡眠上,睡眠难道真的是没有意义的吗?此书就对于我们为什么要睡眠、应当怎么睡眠、睡眠的益处、缺少睡眠或睡眠质量不好等等几乎所有与睡眠有关的内容都做出了一个详细而又全面的解释。通过阅读此书我了解到睡眠不仅会增强我们的学习能力、记忆力、创造力,同样也有着平和情绪、抚慰创伤等作用,作者在本书的最后,也附录了12条健康睡眠小贴士,在推荐的最后与大家积极分享一下,希望大家在阅读完推荐以后可以顺利进入甜美的梦乡。

1、遵守规律的睡眠时间。每天同一时间上床,同一时间起床;

2、尽量每天运动至少三十分钟,但要在睡前二至三小时结束;

3、远离咖啡因和尼古丁;

4、避免睡前饮酒;

5、避免太晚吃大餐,喝太多饮料;

6、可能的话,不要服用会延后或干扰睡眠的药物;

7、不要在下午三点之后睡午觉;

8、睡前要放松;

9、睡前泡个热水澡。泡完澡后体温会降低,可以帮助你觉得想睡;

10、卧室要黑暗、稍凉、没有电子产品;

11、适当晒太阳。日光是调节每天睡眠规律的关键;

12、不要醒着而仍躺在床上。如果你上床后二十分钟仍然醒着,或开始觉得担心或焦虑,最好起床做些轻松的活动,直到睡意产生。

                                                                                                                                                      ——梁佳芮

 

同类书籍推荐

《皮肤的秘密》
作者:[德]耶尔·阿德勒、[德]卡提雅·史匹哲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索书号:R322.99-49/7124
馆藏地:医学图书馆


作者:四川大学图书馆志愿者队
审校:筱虞
组稿:资源建设中心



往期回顾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九十期:简爱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八十九期:制造消费者: 消费主义全球史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八十八期:窗外飞过一只鸟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八十七期:鲸背月色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八十六期:徐霞客游记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八十五期:莎士比亚植物诗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八十四期:盲人之歌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八十三期:复活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八十二期:我是猫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八十一期:DK树木大百科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八十期:棋王·树王·孩子王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七十九期:女孩之城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七十八期:梁庄十年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七十七期:多谈谈问题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七十六期:亲密关系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七十五期: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七十四期: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七十三期: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七十二期:气候赌场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七十一期:存在主义咖啡馆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六十九期: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六十八期:聊斋志异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六十七期:风流去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六十六期:自卑与超越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六十五期:爱的艺术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六十四期:茶馆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六十三期:当呼吸化为空气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六十二期: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六十一期:世界观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六十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五十九期:刀锋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五十八期:关于写作:一只鸟接着一只鸟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五十七期:伊凡诺夫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五十六期: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五十五期:不成问题的问题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五十四期:中国人眼中的美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五十三期:质数的孤独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五十二期:霍乱时期的爱情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五十一期:小王子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五十期:心理类型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四十九期:罗安达, 里斯本, 天堂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四十八期:欧·亨利小说全集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四十七期:燕食记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四十六期:烟火漫卷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四十五期:亚里士多德的鳄鱼:画中有部哲学史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四十四期:一个男人的位置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四十三期:小于一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四十二期:风雨鸡鸣:变动时代的读书人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四十期:庭院深处,是哪辆镀铬把手的小自行车?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四十一期: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三十九期:冬牧场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三十八期: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三十七期: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三十六期:爱,死亡和机器人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三十五期:西方美学史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三十四期:置身事内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三十三期:查令十字街84号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三十一期:利维坦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三十期:乡土中国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二十九期:被讨厌的勇气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二十八期:悲剧的诞生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二十七期: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二十六期:中国哲学简史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二十五期:百年大变局遇上百年大流疫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二十四期:百年大党面对面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二十三期:额尔古纳河右岸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二十二期:当下的力量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二十一期: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二十期:谈美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一十九期:焦虑的人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一十八期:唐人七绝诗浅释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一十七期:风格练习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一十六期:白夜行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一十五期:过于喧嚣的孤独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一十四期:书店日记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一十三期: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一十二期:人间生死书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一十一期:女性与人类发展: 能力进路的研究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一十期:国宝
每周一书 | 第一百零九期:Driving with Plato:与柏拉图一起驰骋人生
每周一书 | 第一百零八期: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每周一书 | 第一百零六期:走出唯一真理观
每周一书 | 第一百零七期: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每周一书 | 第一百零五期:致电影学生的信
每周一书 | 第一百零四期:基因工程
每周一书 | 第一百零三期:霍乱时期的爱情
每周一书 | 第一百零二期:悉达多
每周一书 | 第一百零一期: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每周一书 | 第一百期:人生滋味
每周一书 | 第九十七期: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每周一书 | 第九十五期:数学之美
每周一书 | 第九十四期:许渊冲译李商隐诗选
每周一书 | 第九十三期:巴勃罗·毕加索
每周一书 | 第九十二期:吕著中国通史
每周一书 | 第九十一期:爆款的套路
每周一书 | 第九十期:花间词赏析
每周一书 | 第八十九期:改变世界的书
每周一书 | 第八十八期:审判机器人
每周一书 | 第八十七期:上帝掷骰子吗?
每周一书 | 第八十六期:数学:科学的女王和仆人
每周一书 | 第八十五期:商业简史
每周一书 | 第八十四期:中国文学课
每周一书 | 第八十二期:富岳三十六景
每周一书 | 第八十一期:随想录
每周一书 | 第八十期:浪潮之巅
每周一书 | 第七十九期:传播纵横:历史脉络与全球视野
每周一书 | 第七十八期:中国古代的社会与国家
每周一书 | 第七十七期:天文馆简史 : 从星空剧院到现代天文馆
每周一书 | 第七十六期:《自然》百年科学经典
每周一书 | 第七十六期:马可瓦尔多
每周一书 | 第七十五期:正畸经典病例解析
每周一书 | 第七十四期:我所理解的流体力学
每周一书 | 第七十三期:聆听音乐【第七版】
每周一书 | 第七十期:设计中的设计
每周一书 | 第六十九期:中国疫苗百年纪实
每周一书 | 第六十八期:非此即彼:一个生命的残片
每周一书 | 第六十七期:编程珠玑
每周一书 | 第六十四期:洞穴奇案
每周一书 | 第六十二期:药物研发基本原理
每周一书 | 第六十一期:这里是中国
每周一书 | 第六十期:伟大的柯布西耶
每周一书 | 第五十九期:5G时代:什么是5G, 它将如何改变世界
每周一书 | 第五十八期:社会学的想象力
每周一书 | 第五十七期:人类文明简史
每周一书 | 第五十四期:英伦花园的前世今生
每周一书 | 第五十三期: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每周一书 | 第五十二期:从历史的偏旁进入成都
每周一书 | 第五十一期:世界历史上的科学
每周一书 | 第四十九期:如何研究中国
每周一书 | 第四十八期:源泉
每周一书 | 第四十七期: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第二版)
每周一书 | 第四十六期:无止境的逃离
每周一书 | 第四十五期:艺术家的形象:传奇、神话与魔力
每周一书 | 第四十四期:历史学是什么?:科学与艺术之争
每周一书 | 第四十三期:用耳朵思考:音乐与文明
每周一书 | 第四十二期:红与黑
每周一书 | 第四十一期:杜甫传
每周一书 | 第三十九期: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每周一书 | 第三十八期:目送
每周一书 | 第三十七期:安娜·卡列尼娜
每周一书 | 第三十六期:新型冠状病毒大众心理防护手册
每周一书 | 第三十四期:中医抗“疫”大众调护指南
每周一书 | 第三十三期:古代哲学的智慧
每周一书 | 第三十二期:考古四记 :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每周一书 | 第三十一期:张元济与中华古籍保护研究
每周一书 | 第三十期:晚清协饷制度研究
每周一书 | 第二十八期: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每周一书 | 第二十七期:The Origins Of Dislike《厌恶的根源》
每周一书 | 第二十六期:关于三联,关于偶像
每周一书 | 第二十五期:人文精神的伟大冒险:人文艺术通史
每周一书 | 第二十四期:《地球之美:一部看得见的地球简史》
每周一书 | 第二十三期:《摄影小史》
每周一书 | 第二十二期:大话5G 走进万物互联新时代
每周一书 | 第二十一期:《人间草木有从容》
每周一书 | 第二十期:《论语别裁》
每周一书 | 第十九期:沈伯俊评点三国演义
每周一书 | 第十八期:听觉心理学导论(第六版)
每周一书 | 第十七期:两宋大儒评介
每周一书 | 第十五期:青年们,读马克思吧
每周一书 | 第十三期:《暴风雨》——莎士比亚
每周一书 | 第九期:揭开人性和生活的《面纱》
每周一书 | 第七期:文化多元化的心理分析
每周一书 | 第三期:《万历十五年》
每周一书 | 第一期:《魔鬼经济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