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体育app下载手机版官网-中国移动app最新版本

每周一书·第一百七十五期
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

作者:[日] 坂本龙一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23
索书号:K833.135.76=6/4541W
馆藏地:工学图书馆
书籍简介
《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是日本音乐家坂本龙一的一本自传性质的书籍,通过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音乐创作历程,展示了他对艺术、生活和自我探索的独特见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音乐传记,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作者简介
坂本龙一(Ryuichi Sakamoto)是一位日本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和音乐制作人,出生于1952年。他以多样化的音乐风格和创新的音乐理念而闻名,涵盖了电子音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多个领域。坂本龙一曾是Yellow Magic Orchestra(YMO)的成员,该乐队被认为是电子音乐的先驱之一。他的音乐作品包括电影配乐、专辑、合作项目等,曾获得多项奖项,包括奥斯卡奖、格莱美奖等。除了音乐外,坂本龙一还是一位环保活动家和文化领袖,致力于推动环保和社会责任。

推荐理由: 

第一次有幸欣赏到坂本龙一先生的音乐,是在《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这部电影中,一首空灵的伴乐,伴随着电影的落幕,感染了每一位观影者的心。什么样的天才才能弹出这样的旋律?直到这本自传出世,我才对坂本龙一先生有了“音乐大师”外更进一步的了解。

Ars longa,vita brevis,译为生有涯,艺无涯。坂本龙一先生以这句话总结了自传,坂本龙一先生的一生都是忙碌的,他在癌症晚期状况下坚持演奏最后一场演唱会,他在生命最后一刻都想着如何创作,他会因为寿司店里伴乐而亲自为他们选歌单,他甚至亲自安排了自己的葬礼。我才懊悔,我将“天才“一词挂在他身上的时候,可能有时否定了他的努力。生有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更多的价值。音乐大师忙碌的一生才造就了这样的音乐,读了这本书,或许我们也能从中获取达到Ars longa,vita brevis的动力。

——华西临床医学院2020级本科生 张零生


去年年初,我听了坂本龙一的线上音乐会,那是他给世界的谢幕。得知坂本龙一逝世的那天我印象深刻,那是一个夜晚,我刚从图书馆出来,看见消息后内心是止不住的空落。坂本龙一的乐曲陪伴我度过无数个难眠的夜晚。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从这些乐曲中获取力量,在人生悲伤的时候感受到来自音乐的安慰。艺术千秋,人生朝露(Ars Longa,Vita Brevis),我觉得这是坂本龙一一生最精确的总结。生命是有限的,艺术却是永存的。坂本龙一创作的作品永恒镌刻在历史上,永远带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以精神动力,何尝不是一种艺术与人生的永恒。

坂本龙一说过,因为不知道我们何时会死去,我们总以为生命是一口不会干涸的井,但所有事都是有限的。也许只有二十次,尽管我们总以为那将是无尽无穷。从此往后我便常常去看月亮,努力发现生活中每一幕精彩,发现生命中每一个美好的瞬间,去感受音乐,感受生活。

——商学院 2022级本科生 冯卓然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被坂本龙一对音乐的热爱和专注所感染。他通过文字,将自己的音乐创作过程、灵感来源、与他人的合作等细节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书中,他不仅仅讲述了成功的背后,更着重表达了对音乐的虔诚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种对艺术的真挚追求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让我对坂本龙一这位音乐大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除了音乐方面,坂本龙一在书中也探讨了许多关于人生、意义和社会的问题。他的文字充满着智慧和哲学意味,引人深思。通过他的视角,读者可以看到一个不同寻常的音乐家如何在音乐中寻找自我,如何在人生中追求更高的境界。这种深刻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让我在阅读中受益匪浅。

《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不仅仅是一部音乐传记,更是一次心灵之旅,是那种能够让人沉浸其中,反复品味的好书。

——华西临床医学院2021级本科生 冯家鸣


从年轻时期的音乐启蒙、在全球范围内的艺术实践,到晚年被诊断为口咽癌、面对生命终结时的心境变化,坂本龙一在书中向读者分享了他对时间、生命、自然、宇宙的哲学见解,他以一种对抗病魔和面对生命终结时的坚韧和豁达,呈现出对生命的深深敬畏。在面对生命尽头时,他透过音乐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提倡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无限的精神自由和艺术表达。这是一首悠扬的人生交响曲,这是一堂关于爱、勇气与创造力的人生课。

——华西临床医学院2020级本科生 陈楠

同类书籍推荐

《大卫·鲍伊》
作者:[英]克里斯·韦尔奇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索书号:K835.615.76/2727
馆藏地:文理图书馆


作者:图书馆志愿者队
审校:韩夏 马梦灵
组稿:资源建设中心



往期回顾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九十期:简爱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八十九期:制造消费者: 消费主义全球史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八十八期:窗外飞过一只鸟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八十七期:鲸背月色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八十六期:徐霞客游记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八十五期:莎士比亚植物诗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八十四期:盲人之歌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八十三期:复活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八十二期:我是猫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八十一期:DK树木大百科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八十期:棋王·树王·孩子王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七十九期:女孩之城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七十八期:梁庄十年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七十七期:多谈谈问题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七十六期:亲密关系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七十五期: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七十四期: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七十三期: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七十二期:气候赌场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七十一期:存在主义咖啡馆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六十九期: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六十八期:聊斋志异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六十七期:风流去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六十六期:自卑与超越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六十五期:爱的艺术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六十四期:茶馆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六十三期:当呼吸化为空气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六十二期: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六十一期:世界观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六十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五十九期:刀锋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五十八期:关于写作:一只鸟接着一只鸟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五十七期:伊凡诺夫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五十六期: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五十五期:不成问题的问题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五十四期:中国人眼中的美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五十三期:质数的孤独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五十二期:霍乱时期的爱情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五十一期:小王子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五十期:心理类型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四十九期:罗安达, 里斯本, 天堂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四十八期:欧·亨利小说全集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四十七期:燕食记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四十六期:烟火漫卷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四十五期:亚里士多德的鳄鱼:画中有部哲学史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四十四期:一个男人的位置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四十三期:小于一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四十二期:风雨鸡鸣:变动时代的读书人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四十期:庭院深处,是哪辆镀铬把手的小自行车?
每周一书 | 第一百四十一期: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三十九期:冬牧场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三十八期: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三十七期: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三十六期:爱,死亡和机器人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三十五期:西方美学史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三十四期:置身事内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三十三期:查令十字街84号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三十一期:利维坦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三十期:乡土中国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二十九期:被讨厌的勇气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二十八期:悲剧的诞生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二十七期: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二十六期:中国哲学简史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二十五期:百年大变局遇上百年大流疫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二十四期:百年大党面对面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二十三期:额尔古纳河右岸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二十二期:当下的力量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二十一期: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二十期:谈美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一十九期:焦虑的人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一十八期:唐人七绝诗浅释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一十七期:风格练习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一十六期:白夜行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一十五期:过于喧嚣的孤独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一十四期:书店日记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一十三期: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一十二期:人间生死书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一十一期:女性与人类发展: 能力进路的研究
每周一书 | 第一百一十期:国宝
每周一书 | 第一百零九期:Driving with Plato:与柏拉图一起驰骋人生
每周一书 | 第一百零八期: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每周一书 | 第一百零六期:走出唯一真理观
每周一书 | 第一百零七期: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每周一书 | 第一百零五期:致电影学生的信
每周一书 | 第一百零四期:基因工程
每周一书 | 第一百零三期:霍乱时期的爱情
每周一书 | 第一百零二期:悉达多
每周一书 | 第一百零一期: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每周一书 | 第一百期:人生滋味
每周一书 | 第九十七期: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每周一书 | 第九十五期:数学之美
每周一书 | 第九十四期:许渊冲译李商隐诗选
每周一书 | 第九十三期:巴勃罗·毕加索
每周一书 | 第九十二期:吕著中国通史
每周一书 | 第九十一期:爆款的套路
每周一书 | 第九十期:花间词赏析
每周一书 | 第八十九期:改变世界的书
每周一书 | 第八十八期:审判机器人
每周一书 | 第八十七期:上帝掷骰子吗?
每周一书 | 第八十六期:数学:科学的女王和仆人
每周一书 | 第八十五期:商业简史
每周一书 | 第八十四期:中国文学课
每周一书 | 第八十二期:富岳三十六景
每周一书 | 第八十一期:随想录
每周一书 | 第八十期:浪潮之巅
每周一书 | 第七十九期:传播纵横:历史脉络与全球视野
每周一书 | 第七十八期:中国古代的社会与国家
每周一书 | 第七十七期:天文馆简史 : 从星空剧院到现代天文馆
每周一书 | 第七十六期:《自然》百年科学经典
每周一书 | 第七十六期:马可瓦尔多
每周一书 | 第七十五期:正畸经典病例解析
每周一书 | 第七十四期:我所理解的流体力学
每周一书 | 第七十三期:聆听音乐【第七版】
每周一书 | 第七十期:设计中的设计
每周一书 | 第六十九期:中国疫苗百年纪实
每周一书 | 第六十八期:非此即彼:一个生命的残片
每周一书 | 第六十七期:编程珠玑
每周一书 | 第六十四期:洞穴奇案
每周一书 | 第六十二期:药物研发基本原理
每周一书 | 第六十一期:这里是中国
每周一书 | 第六十期:伟大的柯布西耶
每周一书 | 第五十九期:5G时代:什么是5G, 它将如何改变世界
每周一书 | 第五十八期:社会学的想象力
每周一书 | 第五十七期:人类文明简史
每周一书 | 第五十四期:英伦花园的前世今生
每周一书 | 第五十三期: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每周一书 | 第五十二期:从历史的偏旁进入成都
每周一书 | 第五十一期:世界历史上的科学
每周一书 | 第四十九期:如何研究中国
每周一书 | 第四十八期:源泉
每周一书 | 第四十七期: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第二版)
每周一书 | 第四十六期:无止境的逃离
每周一书 | 第四十五期:艺术家的形象:传奇、神话与魔力
每周一书 | 第四十四期:历史学是什么?:科学与艺术之争
每周一书 | 第四十三期:用耳朵思考:音乐与文明
每周一书 | 第四十二期:红与黑
每周一书 | 第四十一期:杜甫传
每周一书 | 第三十九期: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每周一书 | 第三十八期:目送
每周一书 | 第三十七期:安娜·卡列尼娜
每周一书 | 第三十六期:新型冠状病毒大众心理防护手册
每周一书 | 第三十四期:中医抗“疫”大众调护指南
每周一书 | 第三十三期:古代哲学的智慧
每周一书 | 第三十二期:考古四记 :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每周一书 | 第三十一期:张元济与中华古籍保护研究
每周一书 | 第三十期:晚清协饷制度研究
每周一书 | 第二十八期: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每周一书 | 第二十七期:The Origins Of Dislike《厌恶的根源》
每周一书 | 第二十六期:关于三联,关于偶像
每周一书 | 第二十五期:人文精神的伟大冒险:人文艺术通史
每周一书 | 第二十四期:《地球之美:一部看得见的地球简史》
每周一书 | 第二十三期:《摄影小史》
每周一书 | 第二十二期:大话5G 走进万物互联新时代
每周一书 | 第二十一期:《人间草木有从容》
每周一书 | 第二十期:《论语别裁》
每周一书 | 第十九期:沈伯俊评点三国演义
每周一书 | 第十八期:听觉心理学导论(第六版)
每周一书 | 第十七期:两宋大儒评介
每周一书 | 第十五期:青年们,读马克思吧
每周一书 | 第十三期:《暴风雨》——莎士比亚
每周一书 | 第九期:揭开人性和生活的《面纱》
每周一书 | 第七期:文化多元化的心理分析
每周一书 | 第三期:《万历十五年》
每周一书 | 第一期:《魔鬼经济学》
Baidu
map